搜索

人兽共患病

人兽共患病是指由共同病原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人类和脊椎动物的疾病。目前世界上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至少有250种以上,其中对人严重危害的约有90种。近年来频发的人兽共患病卫生安全事件,不仅对动物自身健康和生存产生了极大的挑战,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社会稳定,已成为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人兽共患病概念及分类

1.1概念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该病原体既可存在于动物体内,也可存在于人体内,可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由人传染给动物。

1.2分类

1.2.1

以病原体生物属性分类,主要分为:病毒和朊病毒、细菌、衣原体和立g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

1.2.2

按传染病源分类,可分为:动物源性、人源性、双源性、真性人兽共患病。

1.2.3

按传播特点分类,可分为:直接传播性、媒介性人兽共患病。 农业农村部最新制定的《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中,把以下病种列为实施防治防范的主要畜间人兽共患病。

表1 实施防治防范的主要畜间人兽共患病

2、基于免疫学技术的检测方法

基于免疫学的动物疾病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可高通量和自动化等优点,建立了不同的免疫检测技术,以解决现场快速检测问题。

2.1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在很多情况下,仅凭ELISA的结果还是难以得出结论,为了避免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带来严重后果,必须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起综合考虑才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用ELISA法检测人兽共患病已经是越来越普遍,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不断得到提高,检测时间也越来越短。

2.2免疫层析技术

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为胶体金,其最大局限性只能定性测定,无法进行定量测定,限制了免疫层析技术(ICT)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近年来开发了新的标记物,或将免疫反应信号转化为电化学信号来提高ICT的灵敏度。

结合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IGRAs检测技术,VTI开发的牛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抗原可用于检测牛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态,研发出了牛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盒。羊、猴、马、猪、羊驼等动物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试剂盒也在同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