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细胞内感染病原体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的发展,由细胞内感染病原体引起的关于病原体胞内寄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细胞内感染病原体指的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病原体。比如作为兼性胞内菌的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和李斯特菌等;作为专性胞内菌的立克次体、衣原体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二、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
当细胞内感染病原体入侵宿主细胞后,由于抗体无法进入细胞内,体液免疫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此宿主对胞内感染的防御功能主要靠细胞免疫,通过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发挥主要的防御功能。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的免疫研究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1)CD4+T细胞通过MHCI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途径发生免疫应答,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2)CD8+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和破坏被胞内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使病原体散出,再经抗体或补体的调理作用,病原体被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消灭,达到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作用。
三、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引起的细胞免疫差异
CD4+T细胞引起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外源性抗原引起,CD8+T细胞引起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内源性抗原引起。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APC)加工和提呈的路径和机制不同,分别为溶酶体途径和胞质溶胶途径。溶酶体途径受MHC II类分子限制,胞质溶胶途径受MHC I类分子限制,所以外源性抗原只被CD4+T 细胞识别及应答,而内源性抗原只被CD8+T细胞识别及应答。
四、什么是T细胞抗原
T细胞无法直接识别抗原的,抗原必须要先被APC摄取、处理后才能递呈给T细胞,因此,T细胞抗原可以泛指经由APC处理后,能够引起相应的特异性CD4+T或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
五、T细胞抗原的特性和意义
研究细胞内感染病原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推进相应病原体的诊断和治疗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要研究病原体包含的不同位点、靶点的免疫特征及作用,就需要具有相应的T细胞抗原作为工具。
绝大多数的T细胞抗原无法既是外源性抗原,也是内源性抗原,仅能通过某个确定的途径被APC处理与递呈。如果某个T细胞抗原能够同时具备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特性,就能够更好的同时研究不同位点、靶点对细胞内感染病原体的诊断价值乃至开发成疫苗,通过激活自然感染过程中无法激活的CD8+T细胞免疫应答从而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六、维瑅瑷的T细胞抗原
如何让一个普通的T细胞抗原不仅易制备且同时具有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免疫特征?
维瑅瑷的T细胞抗原通过类似“分子注射器”功能的技术专利蛋白(美国专利号7754219,中国专利号ZL02810886.8)实现人工制作的T细胞抗原易制备且同时具有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免疫特征。
分子注射器蛋白可以将携带的大蛋白带入APC的胞质溶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分子注射器蛋白和外源性抗原表达为融合蛋白。分子注射器蛋白可以把大到500个氨基酸左右的蛋白质带入APC的胞质溶胶中,并引发相应的细胞免疫应答,使其同时具备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免疫特征,不仅参与MHC-I类途径,也参与MHC-II类途径的抗原呈递,实现同时诱导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响应。
融合蛋白通过原核系统的表达、纯化就能大规模的生产、制作稳定、可控的T细胞抗原。
七、维瑅瑷的T细胞抗原的应用
可以预测分子注射器蛋白通过搭载不同大蛋白开发的T细胞抗原除了可同于体外检测病原体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更能够有效的测试通过激活不同病原体位点、靶点的CD4+和CD8+T细胞响应,实现宿主清除细胞内感染菌的目的。用于开发针对不同病原体的不同位点、靶点的治疗性生物制品药物。甚至推广到兽用产品的开发中,大范围的解决细胞内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问题。
维瑅瑷已成功开发基于分子注射器蛋白的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试剂盒。通过维瑅瑷的专利技术平台开发更多的诊断用或治疗性的人用或兽用诊断产品或治疗性疫苗。
相关产品:T细胞抗原
作者:陈光